跳转到主要内容
工业4.0:物联网与可持续性契合度有多高?

工业4.0:物联网与可持续性契合度有多高?

    使用智能技术来降低能源消耗对于制造业来说并不新鲜,但在现场实施这些技术的挑战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的障碍,工业4.0与物联网在可持续性方面的契合度非常高:

  1. 技术支持:
    • 物联网技术通过连接物理设备、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网络,这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通过物联网技术,能源管理变得更加智能,能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及设备运行状态,从而及时发现能源浪费和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维修措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 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有助于降低碳排放,通过智能交通管控,优化路况,减少拥堵,降低车辆的油耗和碳排放。
    • 在农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帮助农民实现精准浇灌和施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数据利用:
    • 在制造领域,使用智能制造流程可以实现净零排放所需的16%的碳减排,这相当于14亿吨二氧化碳,或1.4亿辆汽车的排放量。
    • 每个制造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制造商减少碳排放的重要资产。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取的数据,制造商可以深入了解设施的能源消耗情况,识别痛点,从而做出小的调整来显著减少碳排放。
  3. 商机创造:
    • 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也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商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如何将物联网应用于产品和服务中,以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 例如,在城市建设方面,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改善交通、能源、环境等方面的管理与运行,从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使用物联网获取数据

    每个制造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毫无疑问,数据是制造商努力减少碳排放的最有价值的资产。然而,许多制造商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资产。如果没有全设施的数据来证明,有多少能源被使用以及在哪里使用,制造商如何开始他们的节能之旅?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所有设备都必须智能才能成功生成数据。实际上,即使使用数十年历史的旧机器运行的设施也有可能从其生产线中提取数据;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些工厂远比2011年汉诺威设想的未来智能工厂更为普遍。

    这可能需要传感器和智能软件的结合,这取决于设备的年龄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以及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等因素,但这是可能的。

    深入了解设施的能源消耗是识别痛点的关键。人们可能会发现,对生产的几个部分进行小的调整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然而,个别设备也有可能提供最大的改进空间。从这些领域获取数据对于减少单个机器的能源使用至关重要,并且有多种技术可以使制造商做到这一点。

能源与经济

    考虑到制造商在新冠期间面临的挑战和损失,在创造恢复所需的利润之后,是否存在减少碳排放成为次要优先事项的风险?在一项调查报告中发现,有49%受访者预测航空航天制造业最多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同样,几乎每个国家的汽车制造业都经历了汽车销量下滑。

    尽管在投资新工具和加工工艺时必须始终考虑制造业经济性,这是真实和有效的,但正确的技术可以帮助增加利润,同时减少能源。

    自工业4.0这个词首次被创造以来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它已经成为制造业词汇中根深蒂固的。然而研究表明,尽管这项技术可以带来令人印象深刻的节能机会,但许多制造商未能利用这些工具。为了实现世界碳排放目标,制造商必须有意识地努力减少能源消耗。

    物联网技术通过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为资源管理和能源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确性和效率。无论是智能电网的能源分配,还是智能建筑的能源监控,物联网都能帮助实现能源使用的优化,降低能源浪费,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其次,物联网技术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通过实时监测环境污染情况,物联网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物联网还能助力城市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减少城市拥堵和噪音污染,打造宜居环境。

    此外,物联网在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运营成本,物联网技术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物联网还能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实现。

    综上所述,物联网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契合度非常高。物联网技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美好未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责任编辑:姜华             来源: 千家网

本文转载自51CTO:51cto.com/article/753980.html,如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

Tags

最新信息

联系方式

  • 青岛:宁夏路288号青岛软件园11A
  • 济南:天桥区历山北路85号
  • 潍坊:潍城区东风西街7541号
  • (+86) 532-8868 5316  400-9688-658
  • QQ/微信:9995 9133
  • Mail:vip@hry.net.cn